咖啡,混沌理論和Melancholy的幸福

在一陣昏天黑地的忙碌之後,突然閒了下來,跌入一種來不及調適的不知所措,於是Melancholy踩著貓一般輕盈的腳步悄悄躡上心頭。這似乎已成了固定的生活週期循環。有太多事情可以做、或應該做(為自己及他人的福祉著想?!),但缺乏必要性的壓迫,於是什麼都不想動,沉浸在懶散空虛的頹廢裡。然後感知到那淡淡的哀愁漂浮縈繞四周,彷彿大雨落下之前空氣中即將凝聚的水氣,撞擊著鼻管和肌膚所產生的錯覺-下個瞬間全部的空氣都將化為水,而我將變成一條不會潛水的魚。

其實不討厭Melancholy。事實上,這行蹤飄忽的不速之客已差不多算是朋友。和憂鬱悲傷不同,Melancholy來訪的時候,總帶著一絲幾乎是浪漫的優雅木質淡香,那種會引導你去尋找咖啡的香味。正如我現在桌上擺著一杯帶有木味的印度風漬馬拉巴黑咖啡,一種不會出現在我每日生活中的味道。黑咖啡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如果把香味去掉,就和服用中藥的湯藥差不多,失去熱度以後更加令人難以下嚥。但僅僅因為香氣的緣故,便成了咖啡品鑑人士心目中的上選。我在嗅覺上享受印度風漬馬拉巴獨特香氣的同時,味覺上其實在忍受它溫和的苦澀與酸意。然而味覺的自虐因著嗅覺美好經驗的補償,得以昇華到令人回味的境界。

每回Melancholy出現,表面上看不出原因,但總是由於潛意識裡的一些波動所引發,有點像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中的非線性因果關係。想在一團混沌當中找出起因,當然並非易事。不過根據這麼多年的相處經驗得知,我的Melancholy總是從生活中或大或小、或長期或短暫的不如意裡跑出來。上回離開的不表示這次不會再訪;可能只是換個裝扮,也可能從裡到外整個都變了。像所有的女人和男人一般,「無法預測」的神秘感經常是最大魅力之所在。

混沌理論最著名的比喻-所謂「蝴蝶效應」是這麼說的:一隻安地斯山上的蝴蝶拍了拍翅膀,在一個月後引起太平洋上的熱帶風暴。譬喻的本意乃指藐小不起眼的事件或現象,在紛擾不可測的混沌中,可能會扮演具影響性的關鍵角色。只不過這個「可能」的機率雖然存在,卻是微乎其微;若以此機率為採取行動的依據,就成了一隻為製造熱帶風暴而拼命鼓翅的蝴蝶,不管多努力,所造成的小小擾動總是立刻被周圍的大氣吸收、平息,最終是徒勞而無功。

這陣子忽然發覺自己已當了一段長時間的傻蝴蝶,不但相信振翅之力可以達成美麗宏願,還認真地企圖去實踐。等到紅顏已老的時候才領悟青春之泉的傳說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的欺騙,於是乖乖敞開大門迎接Melancholy的到來。一切不如意構築成殘缺的美學意象,成為Melancholy苦澀中的那一絲淡香,專屬于孤芳自賞的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有閒暇可以招待Melancholy的人,無疑是幸福的。

註:朗文當代英文字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對於Melancholy的解釋為:特別指一段時間沒有特定理由的不快樂(Sadness, especially over a period of time and not for any particular reason)。

2004.11.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