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水的迷思

水,佔人體比重的百分之七十,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元素。然而急速工業化的社會導致污染無所不在,想得到乾淨的飲水都快變成一種奢求。雖然在城市裡,扭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但是出於對政府不信任產生的恐慌心理、加上自我意識高漲,將自來水煮開後飲用的方式已不能讓人們安心,於是包裝水行業應運而生,並且日益興旺。

本文所稱的包裝水泛指所有以容器承裝販售的水,其中又分為桶裝水與瓶裝水;瓶裝水同時涵蓋杯裝及其他類型小包裝水。這樣分類的原因是,桶裝水與瓶裝水的環境危害程度差別頗大,消費心理也不相同。中國的包裝水業近幾年來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成長;根據2008年中國飲用水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所述,目前桶裝水和瓶裝水已取代碳酸飲料的長期壟斷地位,以40.6%的比例高居行業龍頭。包裝水行業如此龐大而成長快速,其相應的環境危害也到了不容漠視的地步。

先來談談環境問題較小的桶裝水吧。前年剛到北京的時候,我對本地的桶裝水文化感到驚訝,但基於入境隨俗,即刻購置桶裝水用的飲水機安放於住所。不消多久我就明白其中緣由-北京的自來水很硬,亦即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自來水硬的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水源本身礦物質含量高,屬於自然狀況;另外一種,乃是工業化後的普遍現象,係由於水源水質不佳,在自來水淨水過程中使用高量藥物(明礬之類)所致。

硬水喝起來不可口,礦物質過多對身體可能也不大好。硬水軟化的方法以前在中小學課本裡教過,最簡單的就是把水煮開。水沸騰可使多餘的礦物質析出、殺菌並排出自來水中殘餘的氯氣(氯氣消毒是自來水處理的必用程序),一舉數得,不過析出的礦物質會殘留在鍋壺裡,形成白色的鍋垢,清洗比較麻煩。另外軟化硬水可用濾水器,其功能與種類眾多;有的單純用以去除礦物質,有些一併過濾掉細菌與雜質,出來的水不必煮沸可直接飲用。

大規模桶裝水市場的形成乃由於公眾對自來水品質的不信任,加上家用濾淨水系統不普遍的關係;當然,還有為了方便-不用每天燒開水,多省事。但是政府供應的自來水,真有這麼不值得信賴嗎?早先的情況我不清楚,就去年七月發佈的消息,北京市自來水出廠水質已達到可以生飲的標準。不過,剛出廠水可以生飲,並不代表水到了你我家裡仍然保有能夠生飲的品質-輸水管線若老舊、滲漏,細菌及其他污染物仍會進入水中。但這個問題有辦法補正;除了公眾積極監督自來水管線的維護與更新狀況,自己在家燒開水,或者裝個濾水器、定期清洗或更換濾心,都比飲用桶裝水便宜的多而且安全。

民眾因為不相信自來水而飲用桶裝水,然而桶裝水的安全性又如何呢?去年七月北京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場半數桶裝水造假。我在喝桶裝水的期間,也不時有這樣的疑慮:我付這麼多錢喝的這個礦泉,是真的礦泉,還是拿自來水混充的?就算真是礦泉,那麼其產地在哪裡、水質又如何?這些問題,都不可能得到答案。為終止自己的疑慮,我決定去買個濾水器、在家煮開水,這樣至少知道每天喝的是什麼樣的水。

有些人喝桶裝水是因為認為純淨水或礦泉對身體健康比較好,其實是沒有根據的觀念,被業者的廣告詞洗腦了而已。每天喝純淨水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我們需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來維持身體健康,這些元素有相當部份要從飲水裡獲取,而純淨水裡完全沒有。如果不能從其他飲食裡補充足夠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下來就會形成營養不良。一邊多花錢喝無益健康的純淨水、一邊又怕營養不良而吃昂貴的綜合維他命,真乃不智的行為。那麼礦泉如何?礦泉的問題在於成份的不確定性-含有哪些礦物質、含量又是多少?在此強調一點,任何人體必需的元素,如果攝取過量,都會損害健康。不知道礦泉的成份,又怎能確定它到底是有益或有害健康?

桶裝水不是健康必須,同時還對環境有傷害-如果我們沒有忘記塑料是環境殺手,每桶正規出廠的桶裝水,外面都套著一個塑料袋;每喝一桶水,就製造出不必要的塑料廢棄物污染環境。桶子雖然會重複使用,年限到了也會回收,但是塑料再製的過程一樣要消耗能源。桶裝水廠的設備、製程中消耗的能源,以及運輸車輛耗費的汽油、排放的廢氣,在在對環境產生損害,而這一切,都只為一個「號稱健康」的假象。不過比起瓶裝水,桶裝水對環境的傷害還算小巫見大巫。

幾個月前我收到朋友轉寄的文章,題目是「瓶裝水的罪惡」。乍看標題似乎過於聳動,仔細閱讀內容後發現一點也不誇大。讓我們來看看數據吧。

瓶裝水消耗的資源,是等量自來水的一萬倍。
中國的瓶裝水消費量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墨西哥。
全球每年用於自來水供應和消毒的費用是150億美元,瓶裝水消費金額是1000億美元。
2006年全球瓶裝水產業消耗掉一千八百萬桶原油,以及一千三百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美國每年光是為製造瓶裝水用的寶特瓶(PET),消耗的原油足以讓10萬輛汽車行駛一年。
生產一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十七.五公升的水。
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Aquafina,24%是混著自來水。

以上列舉的只是重點數據,其他還有:水源地因廠商過度開採而面臨枯竭的威脅;瓶裝水重量大,陸地運輸耗油、飄洋過海的賣運送成本更高;未回收的空瓶成為千年不腐的垃圾…等等。

也許有人會辯解,許多產業消耗的資源更大,為何獨稱瓶裝水為罪惡?理由很簡單-喝瓶裝水完全沒有必要性。瓶裝水的健康安全性,與桶裝水一樣,不能證明比自來水煮開好;基本上瓶裝水就是「耗費資源,污染環境,價格昂貴,以次充好」,沒有任何正面的價值。這樣的東西,能夠在市場上熱火朝天的賣,純粹只因人們圖「方便」甚至於「時尚」;而這兩個詞換個角度解釋,就是「偷懶」和「虛榮」。出門的時候在水壺裡裝飲水帶著,有那麼辛苦嗎?在來往人多的公共場所設置飲水機嘉惠民眾,有那麼困難嗎?捨此不為,喝瓶裝水污染環境,豈非製造業障?

大量消費瓶裝水的始作俑者美國人,去年夏天全國上下掀起了抵制瓶裝水的熱潮。就算是為了「跟上世界潮流」,也應該要拒喝瓶裝水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