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感言

很久沒寫關於政治的想法~五年了,今天忍不住重作馮婦,於佔領立法院行動謝幕之後。我不在此討論服貿爭議的內容,各方資訊已經太多;我想談的是態度問題——我們如何對待社會運動、從中學習到什麼、以及思考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這令人窘迫的現狀。

先說說人性。在這個資訊爆炸、真假消息滿天飛的時代,不去試圖查證、思考資訊的真偽,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東西、只聽得進自己想聽的話、遇到意見不同者就惡言相向;這樣的人,一旦掌握權力,所作所為會和他當初反抗的當權者一模一樣~本質相同,都沒有民主素養。「造神運動」、期待救世主降臨的群體心態,是培育獨裁者的溫床~因為自己不願意努力,才指望別人來救,這也與「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民主精神相違背。不妨回憶一下6年前馬競選、當選時的社會氛圍吧。如果一場社會運動,組成份子的行為模式與前述相同,那麼即使運動成功,也不會帶來什麼好結果,不過就是換一批當權者,繼續魚肉鄉里而已。換個角度看,如果我們能夠時刻提醒自己,不落入前述的窠臼,那麼我們所做的努力,必然會產生正面的效益。

我認為這次服貿爭議所產生的重要正面影響,是讓一些人開始思考更上層的架構,也就是自由貿易/WTO組織/全球化的運作與其後果。重提一下2005年我對WTO的看法:「誠然,WTO組織有其作用,但它是否真是一個可以解決爭端、引領世界朝向永續發展的平台?我想,若要同意前述論調,必須先相信自由市場經濟是導向永續發展的正確道路,而這面大纛顯然是我無法認同的。在勞動力無法自由流動的情況下,主張資金/貨品/服務應該無障礙流通,根本就是北方國家企圖遂行其『全球治理』,剝削弱國的陰謀。下一波的談判趨勢,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較貨品影響更為可怖—想像國內的電信和金融業掌控在外國公司手中的情景吧。剛去世的教宗曾說過,『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而自由市場經濟是不會帶來公義的。」

說穿了,WTO就是一個戰場,用談判來取代帝國主義的真槍實彈;全球化,就是使全球成為跨國公司的經濟殖民地,像當初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控制印度一樣。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辭,什麼引領永續發展,不過是幌子。但是,各國談判代表並不真那麼無知~自願被殖民,也是一種選擇;因為,即使自己的國家成為經濟殖民地,原本的統治階層和布爾喬亞們仍然可以過著吃香喝辣的日子,甚至比自主時更加愜意,受苦受難的是基層百姓。這種演變,亦即所謂M型社會,是全球化(經濟殖民)的必然結果。

在這場服貿爭議中,「只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面對世界潮流無需害怕」的聲音不絕於耳。確實,我的朋友裡面,就不乏很優秀、具國際競爭力者,絕對有能力進入M型社會的上面那段;對這類人而言,擁抱全球化或許更有利。所以,這就是要選擇和誰站在一起的問題了——想像一下,自己跟家人住在國際化大城市的高級公寓、過著富足的生活,然後看著附近的建築工地裡,外地移工擠在帳篷內起居,一年未必能回一次家,寄回家的錢,也未必能供家裡孩子衣食,遑論教育;雖有公民之名,實際與奴工無異。這樣的社會結構,你能夠處之泰然嗎?我無法替別人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知道自己不能。

話說回來,全球化/經濟殖民之所以能夠進展順利,還是因為裡應外合之故~被殖民國的統治階層,選擇出賣國家利益來換取私利,台灣也是如此——沒錯,我說的是「台灣的統治階層」。咦,我們不是「民主自由」的國度嗎?「人民做主」,怎麼有什麼統治階層?如果到現在你還相信,「台灣取得了傲人的民主成就」這句話,那我要說,清醒一點吧,民主自由,不是一人一票選總統、公開批評總統不用怕坐牢這麼簡單。民主社會,應該是由公民共
同決定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關鍵在於公共資源(包括稅賦)的分配運用。但是,我們真有這權力嗎?農地大面積休耕、農村破敗、糧食自給率掉到只剩33%,是多數人民的意願嗎?給予高耗能、高汙染、低毛利的工業,稅賦優惠加各類補貼和配合土地利用變更,使台灣環境不斷惡化、人均碳排放全亞洲第一,是多數人民的意願嗎?大量開放私人銀行設立,然後讓規模小的私人銀行併吞大型公有銀行,變相賤賣國有財產,是多數人的意願嗎?答案很明白吧~那都是一小撮人的意願,是他們決定這個社會的生存環境,是他們在統治台灣。人民,從來沒得作主。

行文至此,冒出下一個問題:那我們的民意代表都在做什麼?他們的職責,不就是為民喉舌、維護民眾利益嗎?請容我用個比喻來回答:假設今天我帶著裝了黃金珠寶和銀行存摺印章的皮包出門辦事,經過公園時,突然內急,然後看到路邊長椅上坐著一個陌生人,於是把皮包交給他暫時保管,自己跑去上廁所。解決完回到原地,那人已不見蹤影,皮包當然也沒了。這時,我是應該怪那個陌生人沒有道德呢,還是自己太沒大腦?問題的重點就在這~你瞭解自己投票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嗎?你知道他們當選之後都做了什麼事嗎?如果答案為否,那麼你和前面故事的主角並無分別。民主政治若要運行得當,先決條件是公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決策」,也就是「政治」。一個只熱衷于意識形態口水戰、卻對真正的政治冷漠的社會,沈淪,是唯一的下場。

除了主流媒體和BBS,其實我們現在有相當多管道,可以看到社會各方面的實際狀況。如果沒時間自己查立院公報及到場旁聽,不妨參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整理出來的資料;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保團體,積極關注國內外的環境事件;台灣農村陣線為農村發展、農業生產與農民生計而努力;苦勞網隨時報導勞工權益相關新聞。其他還有很多環保和社運團體,以及地方性的運動組織、社區營造和文史工作室等等,在為著我們共同的美好未來而奮鬥不懈。請把你的目光從小確幸裏抬起來,看看這社會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是哪些人在無私奉獻;如果認同他們的作為,請給予支持,金錢或行動方面。

多年累積下來的不公義,已經使我們的社會到達一個臨界點,無法繼續活在「口號」裏了;唯有行動,方能自救。但行動不是盲動,要先從認清事實開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次不流血革命就天下太平,更沒有大多數公民不過問政治而能保有民主自由這種天方夜譚。民主自由之所以珍貴,是因為若不時時全心守護,就會失去。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的留言,剛好很適合在此作結:「該努力一輩子的事,不要想在一、兩年之內完成。你會很快過勞,失去理性和控制情緒的能力。」且讓我們一步步,踏實而堅定地,把我們流失的幸福與自由,討回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