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創作的系列水彩作品,以「偽書法」(pseudo-calligraphy)為出發點,延伸變化成「經書」。
「偽書法」是我早在2002年,就開發出來的把戲:猛一看像書法,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文字意義,用來製造特定的情調。我的理論是:字跡如同手繪線條,會留下書寫者的情緒;就像草書,沒學問如我,通常讀不出草書帖的內容,但仍舊能感受書寫者的氣韻。這也像聽異族語言的歌曲,雖然不懂歌詞,若演唱者詮釋得宜,照樣可以領會曲中的感情。「有些溝通無須言語文字」,是我創造「偽書法」的出發點;採取類文字的形式,則是借用人們對於文字的認知投射:我在「傳遞訊息」。
當我手寫「偽書法」的時刻,並非毫無所思;正相反,我會凝聚一些情緒,然後把這些情緒,轉化成紙上的線條。我確實在傳遞訊息,只不過這些訊息,不是明確的字句,而是情緒氣氛,亦即思想感情的抽象表達。至於我的傳遞手法是否有效,那就是這個實驗的趣味所在了。本來,實驗從不保證成功。
我最早用「偽書法」做的一個小系列,是在裁成接近撲克牌尺寸的紙面上,書寫寥寥數行,模仿古人傳遞簡訊的詩籤;這些紙籤共52張,與一付撲克牌張數相同,並且也分別在紙面部分渲染4種顏色,象徵4種類別的情緒。在此系列之後,我應用「偽書法」的方式,仿照中國水墨畫的題詞,落在畫面局部,作為配角。到了近期的「經書」,則恢復以「偽書法」為主角,並增加多重層次。
「經書」,顧名思義,內容是歷代傳承的大道理。我當然不打算寫出任何字面上的大道理,只想製作一些頁面,給人「此間陳述著大道理」的感覺氣氛。通常古代經書的結構是這樣:(一)經文本身,文字精簡,不易瞭解;因此衍生出(二)經文注釋,解釋原文是也;但隨著時代遷延、語文表達方式以及道德思想改變,於是又跑出(三)經文注釋的註解。
我的「經書」架構即為以上三層,外加渲染底色製造氛圍。第一層,發著朦朧光輝的大字,象徵「金科玉律」,代表經文本身。成行的小字就是第二層,經文注釋,其中特別重要的部份用紅色書寫,其旁又有更小的字,即代表經文注釋的註解,第三層。層層疊疊營造出的厚重感,意在彰顯其內容受人重視的程度,歷久不衰。
視覺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些感情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而那些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的感情,往往更真誠。我的「偽書法」,目的在提醒觀眾:什麼都需要經過「字面解釋」來理解,那是在畫地自限。自我設限愈多,離美好心靈愈遠;能夠用「心」感受的人,才有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