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天修竹擁層台,倚偏危欄倦眼開。
墨點亂雅紅樹聚,櫓聲寒雁碧空來。
爭誇與客携壺興,不負登高作賦才。
好是無風并無雨,斜陽歸路首重回。
——清 鍾大源【次韵潛山丈安瀾園登高】
雲林山是安瀾園內最高的假山,其北側係另一座較矮的山,兩山之間有小徑穿過,形成峽谷之勢。安瀾園著名的特色,便是假山如同真山一般自然,其中又以雲林山峽谷為最;於是我想像自己站在峽谷南側入口,即將穿越這綠影婆娑、生意盎然,卻又真假難分、令人驚艷的奇妙空間。
老竹露花垂,新竹風梢亂。
莫聽琳瑯聲,微妙在鼻觀。
——清 陳元【海寧安瀾園雜詠】之題筠香館
筠香館顧名思義,藏在安瀾園西北角的竹林深處;建築物前有抱廈,部分以竹子做裝飾。西側不遠處是湖石堆成的假山九獅洞,東側有一座山樓,前有步道穿過竹林,通往西池的璞石橋。夏季西池蓮荷盛放,花香隨著南風穿過竹林,飄向筠香館。
納涼紅婭姹,留客翠陰森。
相對兩君子,宜為逃暑吟。
——清 鍾大源【安瀾園十六詠】之竹深荷淨
油畫版的竹深荷淨,採取由東望西的視角;水彩版的竹深荷淨,為免重複,便用反向視角,凸顯竹深荷淨建築背後(西面)仍有大片荷塘,同時強調桃林和紫竹林的存在感。
四照亭虛倚曲欄,山阿叢桂出林端。
玲瓏碧玉千枝繞,燦爛黃金萬蕊攢。
馥郁不隨風乍散,氤氳如與露俱溥。
秋光留取天香久,月皎霜清仔細看。
——清 陳元龍【遂初園詩十八首】之天香塢
本圖與油畫版的天香塢,取景角度基本相同,只是把鏡頭拉近,不強調與其他景點(賜安堂、群芳閣等)的地理位置關係,而著重於濃密桂花林包圍下,所形成的近似封閉空間,身處其中人們的親密感——在這裡,重要的只有花香和笑語。
山頭小閣挹芳華,一望山頭總是花。
千樹寒梅香似雪,百層紅杏氣蒸霞。
平鋪不覺溪流隔,俯視無愁月影遮。
更愛秋香金粟滿,西風颯颯見霜葩。
——清 陳元龍【遂初園詩十八首】之群芳閣
有別於油畫版描繪的群芳閣北面景色,水彩版取南面視角,在春季桃杏花紅滿山下,標定小矼、交枝楓、漾月軒與群芳閣周圍人行小徑的連帶關係。
晚來閑步恣幽探,待月東軒倚碧潭。
明鏡未曾天上掛,冰輪先向水中涵。
搖光直欲通銀漢,散彩渾疑浣蔚藍。
坐賞空明人不寐,城頭乍聽鼓聲三。
——清 陳元龍【遂初園詩十八首】之漾月軒
本圖採取從漾月軒室內朝外看的角度:滿月自東方升起,照出水面一條銀亮的道路,彷彿通往永恆的樂園;軒中人獨坐對月舉杯,呼應李白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份孤獨卻不寂寞的瀟灑。
北沼南池一澗通,兩崖翠壁亦寵嵷。
半篙清淺藤蘿裡,小艇夷猶水石中。
山徑雲遮迷牧豎,溪頭雨歇臥漁翁。
尋幽欲到林深處,堤斷橋迴未可窮。
——清 陳元龍【遂初園詩十八首】之南澗亭
配合上面這首詩的青綠主色調,在松、竹、柳深淺濃淡變化豐富的色階中,與南澗亭隔水對峙的赤壁,顯得更加雄偉。水路將南池、東池、大池串連起來,視線先後穿過小矼、赤欄曲橋,遙望大池北岸的賜安堂。
池邊結屋愛清幽,窈窕湘簾最上頭。
曲院鶯花人欲醉,層軒風月座中收。
笑無紅袖憑雕欄,剩有霜顛倚畫樓。
浪得嘉名誇十二,任他遊客慕風流。
——清 陳元龍【遂初園詩十八首】之十二樓
十二樓由三幢兩層樓房、互相垂直組合成Z字型結構,並有獨立院落和圍牆。北側樓臨東池南岸,樓前有菊圃,故而我把場景設在秋季:各色菊花點綴水岸樓前,院內楓葉正紅,樓東院外即是榆林,樹葉轉成漂亮的黃色。一片秋色當中,院西山上的松樹依然長青。